一.为什么原产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抓手
中国原产地是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和470多万平方千米的内海和边海水域面积之和,这是我们神圣的祖国。只有中国原产地在全局上处于生态安全、生态盈余、生态文明,才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经济发展是国计民生之根本,产业生态化是绿色发展之首要。作为全球国土面积第三大、经济体量第二大、出口货物贸易第一大,中国的原产地产品和服务,承载着中国的资源、生态、环境、人民福祉、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责任,毫无疑问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重大抓手。
二.为什么生态原产地保护立法迫在眉睫
原产地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其一,在国际贸易中,原产地规则首先是政府行为,代表国家意志。其二,原产地标记被誉为经济国籍符号,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根本经济利益,象征着国家主权形象。其三,原产地标记实质上是一个品牌,高度凝聚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质量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原产地还高度凝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与精神。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我国的原产地产品遍及全球,但我们在绿色技术创新、生态设计方面的总体水平与发达经济体还有很大差距。通过原产地保护立法,把生态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从各方面和全过程赋能于中国原产地产品和服务,必将从战略上极大提高我国原产地产品及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为我国原产地产业的发展注入生态文明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国原产地产品及服务凝聚中国理念、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自豪感,不但会构筑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而且会促进中国原产地产品与服务的输出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福祉。
三.将生态原产地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
(一)推动生态原产地保护的健康发展
生态原产地事关经济建设各方面、全过程推动中国原产地产品及服务向绿色生产方式、绿色消费模式、绿色生活方式转型。而以标准化体系建设为基础的生态原产地保护,采取生态理念的定性指标与绿色、低碳、循环的定量指标相结合,必将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实施方案,着眼于中微观,生动、深刻地融入第一二三产业的原产地产品及服务。代表绿色先进水平的生态,代表正宗品质的原产地,必将紧紧抓住生产商、贸易商、消费者的价值理念。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承担着产品质量法(禁止生产者假冒产地)的职责,国家知识产权局承担着原产地保护的职责,海关总署承担着国务院原产地条例的职责,商务部承担着维护我国原产地产品及服务贸易权益的职责,各部、局、署如能明确并联动,推动并鼓励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捍卫我国原产地产品及服务的核心利益,把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放在一个具有开创性、全局性、带动性的位置,给予支持并使之健康发展,则中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与服务必将成为全球的引领者。
(二)推进生态原产地保护的立法建设
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启了原产地标记保护工作,尽管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但并未能在实质上构成对原产地产品及服务的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虽然将原产地地理标志划归国家知识产权局,但也并未从全局上构成对原产地的完整保护格局。即便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高调部署推进的生态产品,至今也急需得到上位法的支持。而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建立统一绿色产品市场的决策部署,社会各界至今依然在高度期许。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都对原产地作出了重要指示。“舌尖上的中国”传播,地理标志保护的局部性推进,都极大加速了中国原产地保护意识的觉醒。原国家质检总局自2012年实施的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深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这项具有中国独创性的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急需纳入立法轨道。唯有推进生态原产地保护的立法建设,才是实现中国原产地产品及服务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
(三)推行生态原产地的完整保护格局
中国原产地产品及服务覆盖了国民经济的第一二三产业,是国计民生之根本。不论是从捍卫中国原产地产品及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利益来说,还是从维护中国原产地产品及服务的国家主权形象上来说,全面推动我国原产地保护的完整格局自不待言。目前,我国广大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原产地企业品牌无人保护,这个保护盲区实在是太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不但完美填补了我国原产地保护的空白,而且还有效有力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落地的抓手。目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承担起填补国家原产地保护空白的责任,但唯有纳入官方标志序列,才能高效对接国际互认,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对原产地保护的完整格局。
总书记强调的这个重要尺度,关乎农民钱袋子
粮食安全关系重大 如何牢牢端住“中国饭碗”
腾讯、百果园、喜茶、金龙鱼、雪榕生物等最新动态
未来农业 | 订单农业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