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这是明朝诗人张宁对三潭印月的描述。
三潭印月,是西湖景点中的明星选手,是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
三潭印月岛又称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俯瞰整个小瀛洲犹如一个硕大的“田”字。小瀛洲上有开网亭、亭亭亭、九狮石、闲放台、迎翠轩、我心相印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
三潭石塔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当时宋代文学家苏轼任杭州知州,积极开浚西湖,在湖中立三塔为标志,禁止在三塔之内种植菱芡等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当时杭嘉湖地区的百姓很多都是靠种植菱角为生,而菱角的根系与西湖当中的淤泥缠在一起,容易造成淤塞。这就是三潭石塔的起源。
据西湖风景名胜区湖滨管理处文物科屠惠香介绍,最早苏轼建的那三座石塔呈一条直线,大致就是平行于苏堤成直线排列,也就是说苏堤以西的整片湖面都是不允许种植菱角的,同时这一块也是西湖水位最浅的地方。
作为西湖的标志性建筑,它在元明清三个朝代,却经历不同命运。元朝时三塔被毁。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钱塘县令聂心汤挖取湖中淤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步形成湖中有湖,作为放生之所。天启元年(1621),杨万里在小瀛洲南面复修了石塔,从界塔演变为景观塔。三座石塔,鼎立于杭州西湖小瀛洲南面水域,塔高2.5米,高出水面约2米,塔身呈圆形,由基座、圆形塔身、宝盖、六边小亭、葫芦顶组成。塔身中空,环周设五个门,门边环饰浮雕花纹。但在清朝初期,三座石塔再次破损,康熙年间对三塔进行修复。
如今三潭印月成了赏月胜地。每到中秋月圆时,工作人员就会在小孔当中点上蜡烛,然后给五个圆形的小洞糊上桃花纸,橙黄色的灯光透过小孔,远远地望去,就像是一个个的小月亮。一个石塔上面是五个月亮,三个石塔就有十五个,再加上水中的倒影,这样就形成了三十个月亮。然后,还有天上的一轮明月与水中的倒影,天气晴朗时的中秋节,就能观赏到三十二个月亮。
再往深入推究,就会发现一组有趣的数字。三塔位置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两塔之间相距约62米。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
历史爱好者王先生从古代度量单位入手进行了分析:中国古代的度量,并不是以现在的米为单位,而是以丈、尺、寸、分等为单位,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明代的尺分为好几种,裁衣尺1尺约为34厘米;量地尺1尺约为32.7厘米;营造尺1尺约为32厘米。按照营造的尺寸,现在的62米差不多是当时的20丈。所以说,当初设计三潭印月时,三塔之间的距离,应该是被定为20丈,而不是62米。三座塔的塔身直径0.92米,刚好是明制3尺;塔高2.32米,刚好是明制7.5尺。这组数据折合成明代度量衡刚好都是整数。
那么,杨万里修筑三塔时,为什么要将塔之间的距离定为20丈呢?杭州市园文局退休职工朱立先生介绍说,他是杭州园林技校的第一届学生,1965年他的老师刘辉乙在三潭印月现场教学时说:三个塔是等边三角形,每边长62米。我们现在站在这个码头上看,最近的两个塔距离我们也差不多是62米。三塔和观测者这四个点,刚好构成一个每边长62米的菱形。从岸上看出去,可以看到塔上五个孔中的两个,这是观赏的最佳角度。
虽然刘辉乙老师的说法比较有道理,但也只是后人的推论。现在,三潭印月码头经过整修,码头到距离较近的两塔之间的距离,已经超过了62米。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方式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1999年10月1日,首先发行了100元纸币、1元和1角硬币。三潭印月光荣成为1元人民币背面的风景图。
2013年7月29日,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西湖上一艘大型画舫偏离了既定航线,直接冲破三潭印月南侧石塔外围的防护栏,导致船头与南部的石塔相撞。只听“噗通”一声,石塔上部掉入湖中。次日清晨,落水的石塔被成功打捞上来,文物工作者快速修复了石塔。
三潭石塔因长期裸露在湖面上,受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塔身表面均存在轻微的流水侵蚀、风化、裂隙、缺损等问题,霉菌、地衣、苔藓等衍生物及动物粪便结垢也附着其上。2015年7月26日,西湖风景名胜区对三座石塔,实施自明代重建后的首次“大保养”。
文保专家对三塔进行“洗洗脸蛋、补补身子、量量三围”等工作。表面清理采用Th007除青苔剂、去离子水和水性除藻剂等,清除石塔表面的霉菌、地衣、苔藓等生物病害。裂隙封闭采用硅铜密封胶对石塔表面的裂隙进行防护性封闭,预防极寒天气下因雨水、湖水侵入而引发石构件胀裂等次生残损。测量三围是对石塔本体进行激光扫描,精确记录三塔的三维数据及塔身纹饰,建立高精度文物电子档案。与此同时,在三塔的保护红线范围内加固并增设防护栏,设置安全警示灯和水下防浪涌网,降低外界人为因素对石塔构成的威胁。
三潭石塔是历史上疏浚西湖、保护西湖、建设西湖的史实遗迹,是研究西湖历史地理的重要坐标,是西湖重要文化景观,值得每一个人去呵护。
近200层楼高的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开车如开飞机
金华十大最美景区、最民宿、最美线路新鲜出炉,趁五一假期走起!
浙江杭州法净禅茶正式开采
贵州65岁老人隐居山洞17年,花费500万,打造了个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