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财政部网站22日消息,近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考虑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至今,此项补贴已发放3次。农业专家对本网表示,此举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大背景下提出,可一定程度提升种粮农户生产的积极性。但需注意补贴的精准性,避免大水漫灌。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由于美元等货币的量化宽松政策,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运行。2022年3月以来,叠加俄乌冲突影响,全球农产品价格目前处于1960年以来的高位,不少国家就农产品出口进行了限制措施。除两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小麦生产大国印度外,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等20多个国家也纷纷开始禁止小麦出口,小麦年内涨幅一度超过70%。
为有效化解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自2021年至今,中央财政已发放3次一次性农资补贴。2021年6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根据农资价格上涨情况,中央财政安排200亿元左右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稳定农民收入。今年3月份,中央财政延续2021年相关政策实施方式,再次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近日,中央财政又一次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
“一年内再次发放100亿补贴,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农民的重视,有利于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明对本网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武舜臣对本网表示,此补贴是在国际局势复杂,国内外粮食供求紧张的背景下,为应对农资价格上涨,保障粮食生产而推出的,能降低农户因农资上涨而受到的损失,可一定程度提升种粮农户生产的积极性。
武舜臣同时指出,此项补贴毕竟属于“黄箱”政策(据《农业协议》,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的政策称为“黄箱”政策,包含价格补贴),要充分考虑WTO规则中的补贴规模限制及政策对市场的扭曲问题。进一步,总结2021年同类型补贴的实施经验,切实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是关键。
陈明亦表示,补贴不能大水漫灌,要聚焦补贴对象,提升政策支持的精准性,并发挥好鼓励种粮的导向性作用。
据悉,中央财政明确补贴对象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实际种粮的生产者手中,提升补贴政策的精准性。补贴标准由各地区结合有关情况综合确定,原则上县域内补贴标准应统一。财政部要求各地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现有相关补贴发放基础数据,继续采取“一卡(折)通”等方式,及时足额将补贴资金发放到位。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中国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高峰论坛 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双循环出海新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三级公立中医院中93%设置儿科
如何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总书记作出重要指引
联播+|从三个维度读懂习主席这封贺信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