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家长的一个普遍问题,危害深远,当家长焦虑于孩子的坏习惯,坏成绩的时候,其实这种焦虑本身就在加剧自己所焦虑的问题。所以,只有深度的觉察自己的焦虑,深度的理解自己的焦虑是怎么回事,才能有行为上深刻的改变。
01 急迫的想解决孩子问题的家长,一般都会制造“问题孩子”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家长:“我的孩子不好好学习?怎么办?”、“我的孩子沉溺于手机游戏,怎么办?”,“我的孩子特别内向,见到人也不爱说话,怎么办?”或者在文章后,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留言:“写了一堆大道理,你倒是说说到底怎么办啊?”,“全都是废话,给点具体的办法不行吗?”
每当我遇到类似的家长,我的心里就会涌起一阵遗憾:可惜了,ta的孩子,大概率是不会太好了。
“不会太好了”的意思是,被这样的父母养育的孩子,大多数心理上会有问题,而心理上一旦出现了问题,人格的发育就会有问题,自然,他们外在的表现也会出现问题,肉眼可见的,比如成绩不会太好,人际关系出现障碍,对学校的学习生活适应不良,厌学、逆反、沉溺游戏等等。从长远说,将来这个孩子的婚恋、职场发展等各个方面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不夸张的说,来自原生家庭的“伤”会伴随ta的终身。最好的情况是,将来这个孩子会找到适合的渠道进行自我疗愈,但是无论再怎么疗愈,都不可能恢复如新,像从来没有受伤一样。
家庭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家族的印记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所以,我会觉得惋惜。这样的父母,是他们父母教育的牺牲品,而他们的孩子,又成为了他们自己的牺牲品。
为什么我会给这类的家长贴上这样的标签呢?他们的话语中又体现出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呢?答案是:这类家长,从人格的完整度上,一般是不够的,这类人大多数会有焦虑型的人格特征,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不够。焦虑必出强迫和控制,当他们带着自己不完整的人格去养育孩子的时候,会将自己的焦虑(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使用不恰当的抚养方式,结果是,他们的孩子会深受其害,成为不恰当抚养方式的牺牲品。
心理学家林文采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有些父母带孩子会那么累?如果养孩子养到披头散发,焦头烂额,这大概就是你养孩子的方法不对了。养得好的孩子,父母都是轻松的,而当你方法错误时,一个孩子就足以使你崩溃。”她还举了自己的例子:“我的4个孩子都是我一手带大,我养4个孩子的同时,写完了7本书,读完了硕士、博士,做好了很多期电台节目,还有各种大大小小一大堆活动。我的孩子们在整个成长过程都特别轻松,从来没出现什么问题。”
事实上,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所以,当家长到处“寻医问药”,迫切的希望解决孩子的问题的时候,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解药。
今天这篇文章,我会谈一下焦虑型父母的相关话题。欢迎各位父母对号入座。
02 “焦虑型父母”关键词:自恋
焦虑型的父母会很容易不耐烦,表现出一种焦躁的状态,比如,看一篇文章,便急迫的想要得到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两次没有明显变化,就开始焦虑钱是不是打了水漂;上了一堂课,知道了对孩子耐心的重要性,坚持了两天就开始质疑这样做的效果....等等,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希望有个人,几句话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消除她们的焦虑。最好,能将所有可能产生问题的源头都掐断。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源于他们内心中的深层自恋。
自恋,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和我们平时的理解不完全相同。它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心理特征,自恋型的人,一般都有严重的自我中心。他们潜意识里希望一切事物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当一旦事物没有按照他们的希望发展时,他们就会很容易产生焦躁、恼怒的情绪。
因为自恋,所以这类家长的潜意识里,会有很多“应该”性的思维。比如,孩子“应该”学习成绩良好,孩子“应该”不沉溺于游戏,当我看一篇文章的时候,它就“应该”告诉我问题的答案,当我找心理医生的时候,就“应该”立刻解决我的问题....等等。所谓“应该”,本质上就是“一切按照我的轨道行进”。这是自恋型人格的典型特质。
可以想象,当一个家长总处于这种自恋的心理状态的时候,会给和ta相处的孩子多少伤害性的体验?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看到孩子“笨的要死”,那么简单的题一错再错,很快他们的耐心就会遗失殆尽,进而表现出不耐烦,厌恶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又反过来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会有委屈、恐惧、羞愧等一系列心理反应——当孩子把注意力用于应付这些负面情绪时,怎么还可能有更多的注意力用于功课本身?自然,ta就会错的更多,然后家长更暴怒......进入恶性循环。
蒙梭利特曾经说:“孩子不是小号的成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常常会因为自己的自恋,将孩子视为“小号的成人”,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必然不会尊重孩子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不会关注孩子在哪个年龄段有什么样的生理发育水平,心理特征,关注的重点是什么等等,而只会一厢情愿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衡量孩子,所以,必然对孩子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必要的同理心。
一个孩子,如果从家庭中汲取的心理营养很匮乏,ta就很难有健康的成长,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良好的成绩。所以,焦虑型的家长需要认真的觉察“自己的焦虑有多少是源于自己的期待没有被满足衍生出来的”,这一点非常关键。
只有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期待,什么是孩子的成长,才有可能耐下心尊重孩子的节奏。
03 “焦虑型父母”关键词:忧惧
如果说父母是植物的根,那么孩子就是这条根上长出来的花。父母是什么根,就会结出什么样的花。
焦虑型的父母背后,必然有深层次的“忧惧”。也可以说,他们对孩子的焦虑,很多都是来自自身忧惧的投射。
比如说,父母担心孩子成绩不好,这实际是父母认为“学习不好,将来就会生活的很艰难”,出于对这种“艰难的忧惧”,他们就会对孩子的成绩特别焦虑。再比如,父母要孩子多穿点一份,怕孩子感冒,在本质上,这是源于父母对“感冒”的忧惧,感冒会难受,父母对这种难受投射了自己的恐惧,同时,孩子感冒,意味着自己会麻烦,这里面也有“自己害怕麻烦”的恐惧。
也许很多家长很难理解这一点,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都是在为孩子好”,但其实,他们是把自身的深层次恐惧投射在孩子身上,再用“为孩子好”这样一个合理化的理由来包装自己的控制。
当人有忧惧时,就必然会生出控制心,这是因为“掌控感”是化解忧惧的最有效的方法——当一切按照我的意愿发展,我对事物的发展拥有十足的掌控感的时候,我就不会再忧惧了。
所以,出于这样的潜意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对孩子有很多控制的成分。
比如,他们很难做到“己所甚欲,也要勿施于人”。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你是我的孩子,跟我是一体的,所以,对我来说最好的东西如果不强塞给你,就不能减轻我自己的很多担心和恐惧。
父母的忧惧、焦虑多了,就会产生对孩子一系列的控制,比如包办替代,强制管理,无原则溺爱、过高期待...而这样的家庭教养环境,又怎么不会产生“有问题”的孩子呢?
对父母来说,觉察自己的对孩子的焦虑和担心背后,有多少是自己的恐惧——是一个非常艰难但同时也非常有意义的命题,只有在这一点上有深刻的觉察,才能在行为上有根本的改变。只有当抚养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孩子的“问题”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04 “焦虑型父母”关键词:完美
就像焦虑和控制不分家一样,焦虑和追求完美也常常紧密相连。焦虑型的父母,很多是来自于对完美的追求,但是这里面所说的“完美”,其实是一种人格,它的主要内涵是“不接受现实(真实)”。
白岩松在高校巡回演讲里曾经谈到,他人生的重要成长来自于接纳了不完美,当从内而外的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时,他感觉人生幸福多了。
这个不完美,既包括外界环境的,也包括自己的。
“接纳不完美”这句话说出来非常简单,道理也很容易理解,但是真正做到,很难。可以说,任何心理层面的问题,几乎都与无法彻底的接纳真实世界密切相关。
其实这句话可以反过来倒推,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的缺点那么焦虑,特别想“改变”孩子的各种“坏”习惯,这恰恰是因为这些“坏”习惯是他们不能接纳的。
当把所有的事情都用简单的“好坏”评价和定义时,就意味着,远离了真实。因为任何阴影的背后都必然有光,所以,任何所谓的“缺点”,“不足”背后也必然有焦虑型父母看不到的“光”。
比如沉溺手机游戏,很多家长谈手机色变。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只想要明令禁止,但事实上,孩子之所以沉溺手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逃避现实的痛苦,再说的直白一点:一些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如果再不用手机来逃避现实,就只能进精神病院了。所以,心理学家曾奇峰才曾经说过“某种程度上说,手机是孩子逃避痛苦的最后防线”。
但是,焦虑的家长只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怎么不让孩子玩手机”上,将力气用在“对抗”手机上,而不会看到手机成瘾背后的心理需要,从根源上解决孩子沉溺手机的问题。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坏”越不能接纳,自身的焦虑程度就会越高,离真实世界越远。什么时候父母能够真心实意、从内而外的接纳孩子的全部,孩子的“问题”也就不药自医了。
05 改变“焦虑型父母”:深度觉察
觉察即疗愈。当一个人有了觉知的时候,就意味着ta开悟了。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每个人都被时代裹挟,但正因为此,才更需要父母做好帮孩子抵御外界压力的一堵墙。父母的责任,除了照顾孩子的生活基本需要,更主要的是给到孩子心理上的滋养和支撑。在中国现代教育的高压之下,如果父母再持续的施加高压,孩子怎么会不出问题呢?
但是,父母该怎么样减少自己的焦虑,减少自己的焦虑带给孩子的压力和控制呢?想解决这个问题,第一要务就是需要父母有深刻的自我觉察能力。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就说过,很多人知道自己焦虑,但是就是无法改变。所以他们特别希望自己通过一篇文章寻找到一个方法照搬,就能改变自己的状态。可是,这么想本身就是一种妄念。
理论是粗的,但应用却是细的,自身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用时的具体操作。在生活中怎么祛除自己的焦虑,并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如果非说有答案,那么它首先来源于觉察和思考。
觉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觉知,觉知到自己的问题,觉知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有什么表现形式,明白它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第二层意思是察,主要是观察,观察自己,观察对方(孩子)。所以,所谓的深度觉察,就是带着觉知来观察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做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及思考怎样改变。
所以,觉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同时,觉察还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人的习惯,认知,人格更不是一天行程的,从初级的觉察,到深刻的改变,中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所以,仍然回到“接纳真实”这个话题,只有承认这个现实,从心理真正承认改变不是一天完成的,才能放下自己的焦躁,改变之路也才能真正开启。
【写在最后】
焦虑是家长的一个普遍问题,危害深远,当家长焦虑于孩子的坏习惯,坏成绩的时候,其实这种焦虑本身就在加剧自己所焦虑的问题。所以,只有深度的觉察自己的焦虑,深度的理解自己的焦虑是怎么回事,才能有行为上深刻的改变。
正所谓“孩子有病,家长吃药”,实际上家长所能做的,只是通过自己的改变影响孩子的改变,如果孩子是一粒种子,那么家长就是土壤,如果孩子是一朵鲜花,那么家长就是下面的根茎,所以归根到底,家长对孩子不需要管理和改变,仅需要通过自身的改变对孩子“施加影响”而已。
所以,与其把力气用在如何“改造”孩子身上,不如把力气用在如何“觉察”自己上面。
孩子一放假就爱玩手机,视力出现问题怎么应对?
家长必看!陪伴孩子成长的45条新理念
家庭教育之伤:养不教谁之过?
孩子犯错,父母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多用交流沟通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