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是央视社会与法频道10年酝酿、2年摄制,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
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内容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有人说,这部纪录片“给了中国家庭教育当头一棒”。爱,为何有时变成伤害?到底何为理想的教育?这篇文章,有点“戳心”,为的是更多家庭的教育能“走心”……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在跟父母发生冲突的过程里,他多次想要自杀,想要跳楼。
见来者是教育机构的,张钊反应激烈,径直朝阳台门窗撞去……
被制止后,他对着父母破口大骂……
经过劝说,张钊同意前往武汉,却在途中吼叫“绑架”,招来警察问询……
在接受心理辅导后,张钊表露心迹:他们(指父母)平时就说,什么事儿你让他干吧,他不敢干。其实他只要每一次说这句话,就是说‘你跳下去,你让他跳,你看他敢?’,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
家明(化名),15岁,刚参加完中考,沉迷网游,黑白颠倒,不愿上学。
家明的父亲干着急,“就是不能提上学,一提上学就烦了,他说我要唱歌要画画,要做一个自由的人,我说那怎么行呢?”
当教育机构老师去接家明时,他极为抗拒,指着自己手腕的伤疤嘶吼,想要逼退来者,“你知道这个伤疤是怎么来的?怎么弄的?”“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因为我也控制不了我自己……”
孩子被“掳走”,家明的父亲痛心至极,“走到这一步,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我也不想把他交给你们,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敞开心扉后,家明说,“他们明明说的是我自己可以干嘛就干嘛,他们从来就没给我机会干嘛,我就很恨他们,他们说话就像逗小孩子一样。”
与张钊、家明不同,14岁的泽清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宅了1年,整天上网。
面对母亲的关心,泽清却说成“贱”。在失控时,他曾拽着母亲的头发,拼命地打,用指甲抓,甚至拿起刀……
泽清的父亲心灰意冷,“有时候觉得回到家了,还不如在办公室待着,还不如去出差……一到家里就是吵吵闹闹,不断地声音轰炸……干脆这个家庭破裂算了。”
泽清的这段自述,也许能解释为什么会对母亲拳脚相向。他认为,最需要上课的是家长。
片中被孩子抱怨的父母难道真的“无恶不赦”?
也许我们能从张钊的父亲给孩子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
“看到你写的信后,我心都碎了。儿子,知道你的心情不好受,知道你还在怨恨我们……我感受到我这个做父亲的有点不合格。回想你没有上学的那段时间,我没有读懂儿子的心,不知道用什么方和语言和你沟通。老爸对你说一些狠话,请儿子原谅,老爸在这儿对你说声对不起。”
家明的父亲说自己少年时期家境贫寒,读大学之前都没有喝过一杯牛奶。
如果即将离世,最想对孩子说的就是:希望他这一辈子过得比我这一辈子要过得好,这是我最终的一个心愿。
而应泽清的要求,他的父母已经买了一所新房,还攒好了学费供他去澳洲留学。
你们看,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爱啊,无论怎么样都在那里,与生俱来,可是有些父母可能真的不知道怎么样去爱。
这些家长,虽然背景不同,却在家庭教育中陷入同样的误区: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爱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事实上,他们孩子想要的只是父母对他情绪的理解,但是沟通问题把家长孩子推到对立面,表面上的“苦口婆心”也逐渐演变成“控制欲”。
弗洛姆说:
爱是一种使人和他人相联合的能力,
爱使人克服了孤独和分离和感觉,
允许他保持他的完整性。
只有产生联结,才能渐渐引导孩子,
而你也能慢慢理解和释怀孩子当时的想法。
叮当派好习惯小编想起了2019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
片中,小陶虹饰演了一位单亲妈妈宋倩。
宋倩所理解的对女儿英子的爱,就是对全天候地敦促女儿学习,对女儿实施了360度无死角的监控。
为了随时掌握女儿的学习状态,宋倩将女儿房间的墙面改成了可视状态,当有人来家里时,就放下百叶窗,隔开房间与客厅,让女儿专心学习不受打扰。
她的时间观念更是强得令人窒息。
不难想象,在这扇窗后生活的女儿,毫无隐私可言,所有的一切都是处于被监控的状态。
不仅是在学习上严格监管,宋倩对英子的控制欲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她察觉到了一丝缝隙,便会严丝合缝的堵上,绝不让英子有任何脱离监控的机会。
这样的决心即使是在面对英子父亲时也毫无松懈,当她前夫想要带英子去稍微放松一下,表达一下自己对英子的关爱时,宋倩便如临大敌,毫不留情地表达自己的敌意。
对她来说,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督促孩子学习。
只是,这样方向走偏、满满控制欲的爱,带给孩子的,最后往往是伤害。
张钊的父亲坚持:都是因为早恋,一下把我们距离拉远了。
张钊嗤之以鼻,他说,让他歇斯底里的是压抑,连他跳楼,家长都漠然的压抑。
孩子们都很清楚自己在遭遇什么。
12岁的女孩彤彤显出让人心疼的冷漠:“我们不是机器,我们不是中了病毒,我们是有了自己的感受,但父母看不到。”
16岁的家明在镜头前长达三分钟流泪宣言“再怎么折腾,他们也觉得我是个幼稚的人,不会给我信任。”
这一切,孩子们的父母却都看不到。
关于“看不到”这件事,片中最“惨”的可能就是泽清。
他父母一年前就跟特殊学校联系,他不从,但听说央视要拍这个纪录片,他主动提出参与,因为——“想要存在感。”
泽清的父母乃至上一代都处于中产位置,物质上丰富了,但心灵上是荒漠。母亲内心充满了倦怠,“他爸爸就想让我当个贤妻良母,一切都是服从。”父亲内心充满了焦躁,“我觉得自己很好,要改变的是整个家庭。”
父母之间充满了冷漠和暴力,大家自顾不暇,孩子成了家庭里,隐形的存在。
但孩子需要关注,需要父母的“爱”。
泽清妈妈说,儿子小时候通过写日记让父母关注,“什么黑社会最好一类,我都很迷惑,看不懂,后来我就不管了,他也不写了”。
泽清妈妈流着泪,说不理解孩子,但内心关注的只有自己:“泽清对我家暴,他爸爸就在旁边,但不闻不问……我的心死了。”
孩子生活在两个死人旁边,像沙漠里即将干枯的植物,他甚至需要付出足够的心理成本,去救父母。
这样的孩子,怎么能茁壮成长?
心理医生说的很对,他叛逆、自残,都是为了被看见——“如果伤害才可以被看见,那就伤害。”
这个纪录片给观众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父母都觉得自己没有错!
父母们对于如何付出爱一无所知。
父母们本身就缺爱,自顾不暇,自救都难。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通过考试,真是太可怕了 !”
事实上,我们在上文中也说了:片中的家长都很爱孩子,但爱的能力没有提升,爱的方式没有改变,爱就成了伤害。
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家长到底怎样爱孩子,才能真正给孩子心灵以温暖、力量、向上的动力呢?
叮当派好习惯结合纪录片几个家庭的情形,给家长们3点建议:
1、亲情连接,是爱和教育的第一步
父母通过陪伴、倾听,与孩子建立充满安全感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位于家庭教育的首位。
因为孩子有了爱和安全感,一切事情都好解决;失去了爱的连接,再简单事情也会变得困难。
很多家长爱子心切,再加上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更是急切地推动孩子成长,无数“应该”应运而生。
这些“应该”未必不好,但教给孩子的前提是:家长与孩子之间,亲情和爱的连接足够。
没有亲情连接,再好的“教育”,只会让孩子感受到压力、否定和绝望。
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记得:要先从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上做改变和突破。
2、先关注情绪、感受,再关注事情
当孩子们出现某些“问题”,家长们之所以焦虑,因为始终关注事情:怎么让他去学校?怎么让他愿意工作?
张钊在训练营期间,接到爸爸的一封信,反复嘱咐他:好好训练,出来后好好学习。
张钊说:看完信我彻底绝望了。
情绪是人最真实的心灵窗口,当孩子出现烦躁、沮丧、挫败等情绪时,其实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感觉自己不被认可、没有价值。
不把强烈的情绪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尝试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做好心灵连接之后,再寻求正向推动事情的方案。
3、允许自己和孩子慢慢来
太多家长忙于拼事业,而忽略了精神和心灵层面的关注。
当家长意识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需要更新时,允许自己慢慢来。
同样,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很多信念和行为模式已经形成,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也要允许孩子慢慢来。
家明的爸爸在学习之后,积极做出改变:允许孩子尝试背包客、请假陪孩子玩、让孩子养宠物......
做出改变后,父子之间距离拉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还会沉迷游戏,爸爸有了深深的无力感:做了这么多努力,还是没能改变他。
在孩子的成长中,曾经缺失了多少情感的连接,就需要花费同等甚至加倍的时间和精力弥补。
4、家庭教育,永远没有速效药。
不管孩子在做什么,看书也好,玩耍也好,他们自己做这件事,和父母站在一旁的感觉是不同的。很多时候,他们都渴望有独立空间,而不是被父母监督。
后记
看完《镜子》,我们知道了,与其说是探讨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教会双方如何去和解,就像孩子们在培训结束时,为父母朗诵的诗:
“我是一面镜子,我将用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孩子一放假就爱玩手机,视力出现问题怎么应对?
家长必看!陪伴孩子成长的45条新理念
家庭教育之伤:养不教谁之过?
孩子犯错,父母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多用交流沟通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