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可谓是素质教育中最为关键的成分,不但是小学生全面发展所提实际需要,还是强化人才质量以及提升人才水平最为关键的环节。可以说,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心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不管是学校抑或教师均需对其予以高度关注,且和学生家长有效交流,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及效率,给小学生身心良性发展予以支撑。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对策,从而给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予以参考。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调查表明,现代学生在学习上的态度以及处理和同伴、教师、亲友的关系时具有比较明显的问题,约有40%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譬如任性、自私、敏感等。因此类不良心态而滋生一些不当行为,更甚者出现犯罪情况,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更甚者会对家庭与社会产生较大危害。故而,强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从小做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三观。可见,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极为必要且迫切。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对象即学生,故而在具体践行心理健康教育期间需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教师需落实如下工作: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期间,教师需基于小学生年龄特性,尽量经由小学生易于接受或喜爱的手段开展工作;二是学校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将学生为着力点,对他们的成长规律予以高度关注,各年级、各年龄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教学模式应有所差异。
(二)差异化原则
因小学生所处生活环境具备较大差异,故而性格、习惯、心理特征等也有所不同。可以说,个体间的差异极为明显,某些小学生大方开朗、善于交流,某些小学生沉默寡言、自卑敏感,如此便需教师基于学生实情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应随意进行抑或统一对待,需对学生个体差异具备明确认识。通常而言,小学生心理差异可从如下层面表明:一是个体间的差异;二是群体差异。
(三)参与性原则
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期间,教师与学生均应参与,特别是教师不容或缺,仅有如此方可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教育课堂,从而依照学生实际情况探明其性格及心理特征,从而为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及方式予以帮助,确保教育效果。引导小学生有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较多,如讲故事、情景剧表演等,能以此增强学生兴趣,就像孔融让梨,经由故事表演可让小学生体验、学习传统美德,促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师生交流
人和人仅有有效交流方可了解对方。教师为充分了解学生,便需与小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他们交流,教师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倾听学生的想法,耐心引导学生。同时,教师需适当举行课外活动,并与学生一同参与活动,经由此缩减师生之间的隔阂,增强小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如此便能让小学生在面临问题时告知教师,此时教师便能更好的为学生解决烦恼,抹消小学生具有的心理障碍,让他们良性发展。
(二)尊重、关怀学生
一般而言,师生关系可谓是校园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构建且保持较好的师生关系,能加深小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改善教学效果。可以说,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具备直观影响。对此,小学教师需在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情况下,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某些学生成绩优秀便过于偏爱,或因部分学生成绩差而冷漠对待。同时,教师需对学生给予足够尊重,在教学行事上需认可学生的劳动、学习成果,不应他们年纪小便具有轻视心理。仅有如此,教师方可面向小学生实施正面教导,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予以支撑。
(三)强化教师素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师开展,教师素质如何对教育效果具备决定性作用。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较多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均是其他教师兼任,其专业出身并非为心理教育,如此便使得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欠缺,无法确保教育实效性。故而,学校需对教师素质予以高度关注,经由合理举措强化职业素养,严格心理教师聘用条件,并规定时间将校内心理教师组织到一起交流经验,或从外界邀约名师前往校内培训,以强化心理教师专业素养,以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奠定夯实的基础。
(四)高度关注心理教育
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不但需让小学生进行心理课程的学习,也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抑或经由班会等对小学生实施心理辅导。相应做法为:教师就社会某一热点加以解析,面向学生讲述正确态度,对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加以提升,经由健康的心态对待问题。另外,学校需经由合理途径以及手段面向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如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进行参观,把名人事迹告知学生,对他们的视野加以丰富,发掘小学生的进取心,以此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五)与家长有效合作
在家庭当中,小学生最先学习的对象即家长,可以说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极大,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然而,现今社会较多家长会因一点小事便大吵大闹,更甚者直接动手,这将对小学生心理带来一定的伤害与阴影,加之部分家长未接受较好的教育,认知能力存在限制,无法对子女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总是以武力管束子女,使得这部分学生最终具有不良心理,抑或敏感自卑,最终养成不良习惯。对此,学校、教师需与学生家长有效合作,经由微信等工具实时交流,告知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经由学校、家庭教育的结合让小学生具备健康心理。
四、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对策,望以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及质量的改善予以参考,确保小学生身心良性发展。
今天我出镜:一面送给樊琳琳同学的锦旗 ——金华九中学子的“微悦”实践
婺城中学播报丨迎接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验收
抑郁低龄化,爱孩子的你千万别以为那只是“矫情”
让学生幸福起来,这是教育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