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专区

大热的彩妆品牌KIKO计划出售少数股权
公司介绍

曾让LVMH公司都为之震惊的KIKO(全称Kiko Milano,以下简称KIKO),如今因美国市场的“惨败”,开始寻求出售股权以缓解危机。而从品牌市场规划来看,下一步,亚洲市场或成KIKO重要的“新战场”
日前,根据 Mergermarket 的消息,意大利美妆品牌Kiko Milano 准备聘用罗斯柴尔德银行(Rothschild)为顾问,寻求出售少数股权来缓解债务危机。Apollo、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Investindustrial 和 Peninsula 等私募基金都表示了投资意向。
据悉,KIKO 和罗斯柴尔德银行的协议已于周四达成,但公司对此拒绝发表评论。
据报道,KIKO目前正面临转型,寻求增加约1亿欧元(约人民币7.78亿元)的资本,以重新安排其与债权银行的债务。KIKO当前的总负债为2亿欧元,其中近一半债务的债权方为 Banca Generali SpA 所有,剩余债权方包括: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UniCredit)等。
公开资料显示,彩妆品牌KIKO于1997年由企业家 Stefano 和 Antonio Percassi 在意大利创办。之所以说是传奇品牌,是因为几经沉浮后,KIKO在近几年取得了迅猛发展。
从2011年至2015年,在各类彩妆品牌厮杀激烈的法国市场,KIKO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四年时间内在法国开店122家,吃掉丝芙兰彩妆市场四分之一的营业额。这一胜利,使得欧莱雅集团总裁安巩都为之侧目,他曾公开表示:“只要KIKO张口卖,我就马上收购!”
就在2017年,为庆祝自己20岁生日的KIKO,与VOGUE合作推出一系列主题为“LESS IS BETTER”的新产品,还受到了消费者的极度追捧。据悉,KIKO在2017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至6.1亿欧元(约人民币47.50亿元)。
好景不长,2018年1月,KIKO美国市场不断传出不利消息。报道称,2018年1月,KIKO美国分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申请破产保护,宣布关闭其纽约总部,另寻面积小一些的办公地点。同时,KIKO还将关闭29家美国门店中的绝大多数,仅留下纽约、迈阿密、洛杉矶和拉斯维加等旅游城市的5家门店。公司强调,本次变动不会对美国以外的市场造成任何影响。
对于此次“关闭潮”,KIKO方面表示,传统大型商场、旅游景点的人流量减少和店租增加对实体店的选址造成了很大影响,造成了美国区业务的运营成本太高,且盈利状况持续萎靡。
即便如此,近年来顺风顺水的KIKO,好像并未受此影响太多。目前,KIKO已在全球21个国家的1000多家门店进行销售,同时面向35个国家开设电商。公司曾公开表示,今后将着力扩展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如亚洲、印度和中东。据其全球计划,公司未来三年将投资9000万欧元(约人民币7亿元),电商将是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美国市场的电商渠道会继续运营,同时还会入驻亚马逊平台。
最为关键的是,有消息称:2018年,KIKO将计划进入中东、土耳其和中国内地市场。如果真是如此,进驻中国内地市场除了对KIKO粉丝来说是一大好消息,对于正处于需要出售股权来缓解债务危机的KIKO来说,或许也是一次“翻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