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fo彻底跑路
曾经满大街可见,被誉为“新四大发明”之一,让无数投资人追着砸钱的小黄车ofo彻底跑路了。
用户们再也无法从任何一个官方渠道联系到他们,不管是公众号还是电话客服,全部失联,最后一条微博的发布日期是2019年8月2日,是一条辟谣贴:针对外面5元钱收购一辆单车的传闻进行辟谣,还要对造谣者严惩不贷。
现在看起来这个辟谣贴多么讽刺,评论下面也全部都是讨要押金的。从2018年开始,就有大批人跑去ofo的总部办公室退押金,号称“中国漫长的队伍”,排号一度到了1600万号,即便是你排了几个小时队伍进入了办公室登记退押金,最好的情况是要等15天才能到账,有的人等了两年,都没有等到。
一直到现在,ofo还有十几亿的押金没有退。
北京总部的办公室,也人去楼空,创始人戴威,在被法院第35次列为“老赖”之后,选择了退出ofo法人和执行董事,像个任性的孩子,扔下被搞砸的玩具潇洒而去,连跑路的姿态都带着骄傲。
2、骄傲的戴威
1991年出生的戴威,是一个骄傲的人。
他的骄傲来源于他的家世和经历。他的父亲,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董事长戴和根。根正苗红的戴威,从小就是学霸,据说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成绩从来没有掉出过全班第三名。2009年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并且先后担任光华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和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被保送北大硕博连读。
这样光芒四射的履历,放谁身上谁不得有些傲气呢?相比之下,曾经一度和ofo争夺市场老大的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一个三本院校出来的小镇青年,就显得草根得多。
但是这骄傲的履历也曾经被人质疑。2012年,还在北大担任学生会主席的戴威,就曾经遭遇到了造假质疑。一封网络举报信称:戴威考上北大,考的是找关系的“高考移民”和艺术特长生的60分加分,他后来当选学生会主席,也是靠着向老师行贿“吃俏江南,住香格里拉,飞全国,请30多人看王力宏鸟巢演唱会”,共花费50万元左右。
举报信的内容不知真假,但也反映出,戴威光芒的家世和履历,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一帆风顺的人生,还有更多普通人对他的质疑。
2014年,戴威和四位好友共同创立了ofo小黄车,但那时中国的“共享经济”风潮来没有来临,小黄车也仅仅是在北京的校园里面运营,规模虽小,却还有少许盈利。
这让戴威有了更大的想法:如果有足够的资金,买更多的小黄车,是不是就可以赚更多的钱呢?
于是他找到了同门师兄、正在做“天使投资人”的肖常兴。后者给了他100万天使投资,让他去“试试”。结果这100万两个月就花完了,根本没啥动静。垂头丧气的戴威又找到肖常兴,这回又借了100万,并且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把单车全部投放在他熟悉的大学校园里。
他还通过公众号发布软文,号召北大学生捐献自行车,“一起干一票大的”。被戴威的情怀打动的北大学生们,总共捐了1000辆自行车,为戴威节省了不少成本。
因为车辆增多,还有注册就送“脉动”的砸钱拉新,小黄车的用户很快就开始增长。正好此时,“共享经济”的概念开始在中国流行,戴威和他的小黄车成为了被资本追逐的香饽饽。
2016年,著名的投资人,成功投资过滴滴、饿了么、小红书、映客的朱啸虎,主动找到了戴威,不仅给他投资,还带着戴威见了许多投资人,从中牵线搭桥,往小黄车里面砸钱。
此后,小米、滴滴、阿里等派系的投资陆续进入,短短两年时间,ofo小黄车总共得到了150亿元的投资。也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小黄车的用户总数至少千万级别。
关于用户总数,是有很大质疑和水分的,因为ofo和摩拜曾有一段时间白热化的竞争,双方都拿钱请一些机构来做报告,总之就是要把自己的数据做成市场第一,所以不同的报告里,这两家的用户总数都不一样,现在还有一家共享单车号称自己的用户数达到了2亿,真是越到后面越敢吹。但ofo用户上千万应该是有的,因为现在退押金的人数都排号到了1600万。
成功来得太容易了,过去一个公司从零做到千万用户级别,快的也要五年以上,而在“共享经济”的奇迹下,两年就足够了。
这样的成功让戴威有些冲昏头脑。他真的以为自己创建的“共享单车”经济模式是成功的,真的是因为自己有本事。这样的骄傲让他在后面与各方资本的斡旋中,不懂得见好就收,连稍微低一下头都不屑。
戴威忘记了,“共享单车”是资本用钱砸出来的,资本的使命就是赚钱,不是帮助一些人实现梦想。
当各路资本坐在一起,商议将ofo和摩拜合并的时候,戴威却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坚持要保留“ofo的独立运营”。致使这场大佬分钱的盛宴被搅局。
这本来是资本市场常有的做法:一个行业到最后只剩下两家,这两家往往会合并,因为前面几年都是靠钱砸出的市场,到后面两家规模都很大了,再砸钱成本就很高了,而合并之后,资本可以套现离场,而市场也因为只有一家独大形成垄断地位,可以开始收割盈利。
但戴威对于自己亲手创建的公司有着极强的控制欲,他像个孩子一样死死攥着手里的玩具,让一群资本家分钱的计划搁置,这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3、被吹上天的“猪”
欠下十几亿押金被打回原形
与戴威相比,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就聪明多了。其实竞争到后期,摩拜的债务压力也非常大,也出现了挪用押金的现象。但是当资本抛来橄榄枝的时候,胡玮炜就及时出手,将摩拜卖给了美团,自己套现离场。
传闻说她套现了15亿,不管多少吧,总之创业几年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从此之后,诗和远方潇洒而去,多少人羡慕啊。
胡玮炜
而再看看戴威,将资本得罪之后,大家都只想看着他“去死”。2019年,连工资都几个月没发的ofo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戴威跑去见了滴滴的老板,主动请求收购。这一次,滴滴的回复是:“滴滴不会收购ofo,将坚决支持ofo的独立运营”。这正是当年戴威拒绝资本大佬合并时的原话。
不久之后,天津富士达追讨案,根据法院文书显示,ofo已无可执行财产,所有财物和账户都在之前的一百多起诉讼案中被查封。
这可真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90后的戴威,还是年轻啊,共享单车能够在北大校园里成功盈利,放在社会上来,就会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吗?学校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是一样吗?多少单车被当垃圾一样扔掉,被撬锁之后私用,被当废铁卖掉?一辆新车投入到市场上,可能几个月时间就报废了,成本能收回来吗?
有人说共享单车不是靠租金赚钱,而是靠押金赚钱的,人家拿着十几亿押金去投资,赚的是这个钱呢。可这不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吗?一旦出现大量的退押金,后面的新增用户跟不上退押金的速度,那不就垮了吗。
“共享经济”虽然那几年火的不行,一时间出现了几十家共享单车,小黄、小蓝、小绿、小黑……连颜色都不够他们用了,但真正在背后操控的,是资本啊,并不是这些拿着别人钱去实现理想的年轻创始人,你们只是被大风吹上天的“猪”而已。
在“共享经济”被吹上天的时候,除了单车,还有更多一窝蜂涌现出来的可笑概念。比如共享电脑,共享纸巾,甚至“共享女友”……其实不过是网吧和自动售卖机换了个概念,这些人,真是“做啥啥不行,造词第一名”。
共享单车的“百团大战”
这样创造出来的,不是“经济奇迹”,而是假大空的“狂飙突进”,最后买单的,还是那些芸芸众韭。资本们套现离场后,哪管你“洪水滔天”。
戴威失败了,败在他骄傲的性格让他入戏太深,不知道见好就收,在大家要分钱的时候,他还在做着“共享经济”的大梦,生怕别人夺他权,抢他的公司,殊不知在资本眼里,被造出来的“概念繁荣”只是为了敛财。希望下次他再创业的时候,能够吸取这次的教训。
金华爱旭股份拟投40亿扩充10GW产能
政治局会议点名两大城市群,中国经济“第五极”竞争升级
雷军神秘聚会曝光,圈内刷屏!台下一桌人身家超2000亿
小米终于成为国产第一!华为太可惜了